关于起振电容在无源晶振电路中的作用,解释如下:
无源晶振电路中不只是有一个晶体谐振器。为了满足谐振条件让晶振起振正常工作,通常还有两个电容器。这两个电容被称之为“匹配电容”或者“谐振电容”。一般外接的这两个电容是为了使无源晶振两端的等效电容等于或接近于其负载电容。
在无源晶振电路中,起振电容的作用为:调整频率、提高频率稳定性、改善晶振启动时间和启动性能等。
电容值的大小影响谐振频率(也就是会发生频偏)。一般情况下,增大电容会使晶振的振荡频率下降,减小电容会使晶振的振荡频率升高。
U1: 增益很大的反相放大器。
X1: 石英晶体。相当于电容三点式电路里面的电感。
CL1、CL2: 匹配电容。是电容三点式电路的分压电容,接地点就是分压点。以接地点即分压点为参考点,输入和输出是反相的,但从并联谐振回路即石英晶体两端来看,形成一个正反馈以保证电路持续振荡,它们会稍微影响振荡频率,主要用与微调频率和波形,并影响幅度。
如下图所示,建议:从理论中讲,当8MHz无源晶振负载电容CL=18pF,外接的起振电容C11=C12=27pF;当32.768KHz无源晶振负载电容CL=12.5pF时,外接起振电容C14=C15=18pF。因为电路板杂散电容存在差异,建议实测晶振实际输出频率后选择最佳匹配电容。
R1: 反馈电阻(在MHz晶振起振电路中,反馈电阻一般≥1MΩ,而在KHz晶振起振电路中,反馈电阻一般≥10MΩ)它使反相器在振荡初始时处于线性工作区。
R2: 限流电阻,与匹配电容组成网络,提供180度相移,同时起到限制振荡幅度,防止反向器输出对晶振过驱动(Over driven)将其损坏。R2的大小由晶体特性决定,如果不存在过驱问题,可以取消这颗限流电阻。
晶振电路由晶振和相关的电容、电阻等元件组成。晶振的频率决定了单片机的工作频率。电容和电阻则用于调节晶振的频率和稳定性。